事实显示,人类的学习能力非常的有限,较万物之多相比是决不优胜的。我们一再犯着同样的错误,而往往却只有较为严重的错误得到了改善,其它的则不了了之。肯从错误中学习并改正的人其实并不多,许许多多的人选择避困难而远之,从不轻易接近难题。
华人有句名言,学而不思,则亡;思而不学,则怠。说明思与学同样重要,但很少人强调思与学的先后。困难是什么,有一种说法是行先于思。那么思先于行就不困难了吗?错,思先于行用在已知的范涛可以事半功倍,用在未知的范涛则不能成功。
结果,大多数人选择活在错误与茫然之中。历史从不轻易改变,不了解历史而又盲从的人无法区分历史的虚实。倘若不了解历史的同时也不尊重历史,必定容易出现历史重复的现象或重蹈复辙。
历史,可以是在教科书里的过去式,也可以是自己或某个人过去的经验。人固然有机会接触种种的历史,但并非所有的历史都对个人具有启发性的。因此就算了解了历史也不一定不会重犯历史上的错误。再者,也不是所有的历史纪录都是正确且值得参考的。
就好比人有时并不知道问题所在一样,错在那里?不能照着本来的方式去进行叫错?本来是什么就好比真与假是什么。原来也可以没有本来后来之分,只有起点和终点之分。起点和终点都只是个点,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对观察者来说叫作历史,又作道纪。
相信多数人听过基因工程或基因改良等名词。科学家发现,生物的基因,能够容忍大量的错误,不会因为一部分的损坏而不能形成生物。有点象一片刮花的光碟,仍然可以播放一样的道理。不同的是,光碟里最初的数据是完美的,是我们本来想要的。基因里最初的数据是缺陷的,而通过基因对外来的认知,产生出基因本身认同的完美。
这个完美当然不是外人眼中的完美,姑且称其为业。迷思(五)中将继续探讨对与错。
待续...
推荐:
迷思(一)无明烦恼
迷思(二)问题所在
迷思(三)可否取代
“反正我也活不久”
1 个月前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