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人对于能源和物质不灭的认知,最后可以推理出,我们冰箱里所产生的冰,其实是从南北极借来的,并且可能效率极低,比如冰箱每产生一公斤的冰,极地可能就要溶解两公斤的冰,当然地球不是封闭的热系统,离极地远的地方,热污染能量会抛向外太空。地球吸收了几十亿年的太阳能,转换成的丛林、煤炭、石油,人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就消耗了那么多。想起姜文说的“江湖本无路,有了腿便有了路”,而人不止有腿,连翅膀都有了。
我们不断运用物质产生能源,利用这些能源可以制造冰,而这些能源的热污染散开来了,无疑加速了地球要负荷的余热。而这些废热,大概只能以辐射的方式抛出外太空。和二十年前比,现在的夜晚特别热,城市里特别明显(高楼比较不一样,似乎较高的地方温度较低),要到深夜才开始有些冻,许多人要依赖冷气才能入眠。
当两个温度差大的地区进行热交换,其实就是能源的散播与平衡,往往引起极端的天气。人太渺小,没有办法从极端天气引起的气流回收能源。而太阳能是本来就应该到达地表的,如果可以很好的加以运用,便不会造成地球余热过高。
人为什么越来越自私?其实不自私越来越难,执法单位、灾难救援、医药机构的进步,让许多人独立起来。人们相信,只要有钱,就有服务。想象以前如果没有消防局,邻居之间懂得合作扑灭火,而现在的人站着看,或者打电话到消防局去,比较不原意帮忙了。
想想十年前的印尼烧芭活动还是人为的结果,让人想象到,人为了改善生活,还真的不得以要不断地剥削环境,树木没能责备我们。如果一切看是本应如此,就变成了强盗逻辑;如果看似不该如此,又要面对贫穷落后的田地,进退两难。也许只能相信,哪个国家累计了足够的资本建设太阳能供电系统,哪个国家就有未来。而许多人大概会成为一场浩劫发生后,遭遇兔死狗烹局面的牺牲者。
虚拟的事物或还能分享,现实的就很难。一家开了冷气,另一家要怎么分享?对,没有办法分享,看来人只能自求多福了。
参考:热污染
后记:有句话说,人类的文明被文明的人类毁灭。人到了一个高度,就喜欢讨论谁比较‘大’,《邻居的“馈赠”--高技术的风险 :军备竞赛的恶果》中的记述显示,普通人永远想象不到,为什么要做出那么‘大’的事情来,好‘大’者永远觉得那是妇人之仁。先进国的道德标准太高,其他人就成了野蛮落后的一群,像《生化危机》里面的丧尸。人有爱说不出口,即使说出口,也知道那或将变得虚伪。
一些生物进化到了最高点,便不会再去在乎自己造成了什么,只会想办法消灭一切具有威胁性质的事物,日本人把这种想象投射到了《哥斯拉》身上。人是可以渡的,因为人是有灵智的,丧尸则没有。如果把其它人想象成丧尸,大概可以省去许多烦恼,屠杀也可以被单纯地合理化。越强,敌人也就越多,内忧外患,太平洋不太平,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