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个网友提出:“佛经中的‘空’应该翻译成 virtual”。
飞给了一个以下的意见,所谓“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”。且不论谁对谁错,看看飞的看法。
就算不能译成empty, 也不能译成virtual呀!virtual的定义是‘实质上的’、‘如假包换的’或‘仿真的’。老外不禁要问:“仿真?那真在那里?”现实反而会被老外理解成象《黑客帝国》里的虛擬世界。更多的人情愿留在快乐的虛擬世界中了,悟了反而累事。
“昨日名利太在乎,苏醒以后空依旧。” 你要怎么翻译呀?
Too care about...., wakeup from matrix and realize the virtual worlds exist.
这完全变成了老外的matrix说。
这里说苏醒自然不能在matrix外的真实世界苏醒,这样的苏醒是有意义的吗?因为人将要面对另一个残酷现实。不是有人想再次回到matrix中吗?
要在matrix内苏醒,就必需要在matrix内悟出色只是空的表现。而这个空当然不是什么都没有,但也不能说成是虛擬的呀!而是在表现出色之前,色本非色,又不能硬是给它个名。居然没有名,就叫它空。西方人说杯子是空的,不也说empty吗?那有人说virtual的?杯子里明明还有空气,你看不见,就称之为空。不能说杯子是虛擬的吧!
既然色本是空,追求色的人有一天必定会发现的。发现自己过去所追求的是空。如果他没有能力再追求其他眼前还是色的东西,他将会感到痛苦。这空当然也不是空,只是这由色转换成的空,不能用和色相同的法住在人的心里,既然有心而法不能住,万法也成空,视之而不见,听之而不闻,搏之而不得。
佛祖没说人就必需要成佛,成佛是为了要断绝痛苦,既“虽有心而不住法”。这个不住,并非法不能住,而是心不住法。例如‘悟的了’看到美女和看到丑女是没有分别的。如果‘悟的了’想上(发生性关系)世间最美的女人,那么‘悟的了’也同样想上世间最丑的女人,不会有半分不情愿。
与佛有渊源的人,必是在世间承受了极大痛苦的人,或自己承受,或替人承受。佛祖不忍心见人们承受如此痛苦,就授以佛法。佛祖教我们要自爱,就要自知、自觉、自悟。然后,推而广之,不以自己的色强加在别人身上,而是先了解别人心中的色。了解别人的色,就能了解别人的空(因为它是相对的),再设法解除别人的迷惑。反观一般的凡夫俗子见了好奇,就学起佛法来了,这只能说是与佛有缘。
西方国家对物质的价值观和东方人不同。执着的拿着自己的色对西方人说色的好处是很难起作用的。在西方人眼里那可能是空的。西方人需要的不是空,因为他们已经有爱,耶苏的爱。耶苏的爱,就能让他门看清色既是空。只是谁也没有了解到他们所看到的空,也是别人眼里的空。了解这个空的人,很少会觉得人生是痛苦的,你有看到西方人活得很痛苦吗?显然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哲学,去支持他们的生活。马照跑,舞照跳。
语言只是传送意义的工具,只要意思能以一定的程度传达就好。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,执着于语言文字是没有什么意义的。对事物持有主观的看法,也是造成看清楚佛法的障碍,不能全归咎于文字的用错。
“反正我也活不久”
1 个月前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