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15日星期五

谈素食

现今社会,穷吃肉富吃虾,素食实在是遥不可及,尤其从小养成了杂食的习惯。

素食的基本上有五种人,一是对于食物的味道、口感没有什么要求的人。二,厨艺一流的人。三,因为疾病或其它问题而不得不吃得清淡的人。四,宗教或信仰。五,根本吃不起,在现代的社会,是很少有的,穷人都懂得自己捉鱼打猎养鸡。其它的我就不太了解了。

还有一种是例外的,称鱼素者(pescetarianism),他们不吃陆地上的动物,但是吃鱼与瓜果蔬菜,维持饮食营养均衡和健康。华人说背脊向天的都可以吃,也许鱼素者觉得无手无足的都可以吃(这些话自然是有例外和矛盾的)。

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常会有一种想法,今朝有酒今朝醉,今朝酒醉今朝休。牧师常说:“信主得救”,一些角色会说:“我只管享受,临死前信主就得了。”,我们华人说那是临时抱佛脚。

要知道素食的好处其实不难,会下厨人都清楚,煮菜需要的能源比煮肉低多了。需要的能源低,得出的营养多,即是高效的意思。比如说,熬个牛骨汤,要熬多久味道才会出来?当然可以把牛骨打碎,需要的力量也大,会快些,但是碎骨、骨髓渣却多了,汤要过滤。蔬菜却可以任意切削、切碎的。但是很难去否认,好味道都是熬出来的,这也是人很难放弃肉食的原因之一。

肉类需要高度冷藏才能保鲜,这是另外一个问题。这是为什么冰箱有一个冰格是收藏湿肉类的,消耗大量能源,在人类现今的科技来讲,能源是二氧化碳或热污染的同义词。总不能把所有的肉都腌了或做成罐头吧?高含盐,食品添加剂,那样做太不健康。养殖过程就不提了,媒体新闻上出现太多次了。

对于上面两种说法也有例外,日本人!日本人很早就懂得新鲜与生吃的艺术了。肉类生吃是相当难吃的,但是他们找到了可以生吃的部分。新鲜吃也减短了肉类存放的时间,大多数是活捉的,要吃的时候才杀。唯一可以合理性那么做的,要属鱼类了。

素食不能说是必须,也不可能说是要强制的,但是无疑的,如食品学家建议的食物金字塔,保持适当的饮食习惯,适量肉食,对自己好,对环境也好。不要临老才想着要长命百岁,才来搞什么素食,临时抱佛脚,身体根本就没有准备好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