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9月23日星期四

三年

说到媒体或知识传递者的影响力,让我想起一句老话,学坏三天,学好三年。人类的文明有个有趣的地方,每个人都在做的事,如果严重性不显现,没有人会觉得那是坏事。像香港电影《地狱无门》里,吃人村的居民一样。

为什么学好要三年?所谓好事,必然和人自己本身时间或金钱上的损失有关系。如果说有什么回报,也许就是名誉上的回报而已。做好事本来是一种属灵问题,我们为什么要做好事?一个时间或金钱有限的人,绝对不会做太多好事。当一个人有许多时间或金钱,可能他会比较在乎要怎么让自己的名声更响或受人重视,存在感属于心灵上的利益。

做坏事则相反,可以产生快速的利益,即使那是短暂的快感。如果每个人都在做坏事,新陈代谢跟不上毁灭的速度,一个社会或文明就会瓦解,崩溃。如果没有人在做坏事,人必然天真单纯,以为世上都是好人,一有坏人出现就天下大乱了,所以说防人之心不可无。做坏事是要付出名誉损失的代价的,所以人通常会选择在暗地里做。

坏事和好事,只是人的意识(知、觉、悟形成意识)凝聚而形成的观念而已,所谓的自知、自觉、自悟,也就是指一个人的自觉意识。都说上天有好生之德,人大概也有。因此创造性的东西被人认为是好的,毁灭性被人认为是坏的。学坏三天,学好三年,人往往要用比较长的时间,在那些曾经觉得是坏的观念理,找到可行,从而把它变成好的观念,这也是所谓的创造要比毁灭难。

这样的概念有点像庄子说的,无用为用。比如,砂子无用,并且到处都是,没有价值,但是人们学会了怎样用它去制造半导体,它就有了用处。道说无为,人的智慧毕竟有限,有用到头来也会变得无用。我们所看见的有用,也许是宇宙形成时的糟粕,它早已被用过,已是无用。人也许只是二次或多次消耗者的角色而已。

有时我会想,只坚持创造,拒绝毁灭的心态是不是有些不平衡?还是人其实只需要负责创造,毁灭让外在的其它影响力来进行就好。道说无为,是因为创造和毁灭本来就是一体的,创造的同时,就是在毁灭。像人要建屋子,就要砍伐森林一样。学好,何止三年?学坏,不需三天!

好事多做必消耗物质,坏事多做必耗损形神,当然两者都耗时间,并且缺一不可为生存根本,只能说天理循环,因果难违。


后记:
《地狱无门》让我想到一件事情,所谓的无门,就是指没有门吧?没门有两种情况,第一种指密室,密室如果没有门,人在外面当然就进不去。第二种情况是,人本来就在里面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