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28日星期四

阿凡达迷思

《阿凡达》电脑特效的创新程度,可谓闻所未闻。其中精细的三维电脑动画,占去了整部电影很大的百分比,是一部值得付较高的价码,入场观看立体体验的电影。

当然故事纯属虚构,令人惊讶的是,枪和子弹居然不敌弓与箭,这也许是许多现代人无法理解的结局。可能就是这种原因,香港人喜欢说:“蚁多蝼死象”。

我问自己,如果可以选,我要站在那一方。答案出来前有点彷徨,但是最后我选择站在人类的这一方,即使最后可能没有什么好下场。

对于金马伦导演刻画的完美世界,我无法给予太大的认同。显然,金马伦的构思,非常接近老子的小国寡民,老死不相往来的理论。但是一个老死不相往来的世界,大概不能满足人类的好奇与求知欲。为此,金马伦设计了一种大自然的网络。

有时人看别人有车有飞机,我们心里会想,要是自己也有多好。但是在金马伦设计的世界里,只要你愿意赔上自己的命,冒一冒险,且看起来也不像是在干什么坏事,想要马有马,想要在天上飞的也有。

这种概念强调平等、知足。没有人极端富有、贫穷,也没有人捉几只马在市集里卖,因为也没有人会买。简直八个字可以讲完--乐天知足,安逸享乐。

当了那么久的人,对这种无知的概念自然无法即刻苟同。人家说无知是快乐的,但通常必须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些什么,如果你知道,那反而会是痛苦的。就好像有钱人知道自己快变穷了,和穷人知道自己明天没钱开饭一样。

(这种痛苦不可言语,并且无法用等级来区分,穷人对有钱人说:“我明天没钱开饭”,有钱人听了,根本就不会觉得那是烦恼。)

人就是会因为一个苦字,而表现得贪得无厌,讽刺的是人还会到处宣扬自己吃得起苦。如果真的要当那美星人,除非我投胎转世,没有了人的记忆。记忆,是痛苦和快乐的根源…

2 条评论:

大王蛇 说...

身为人类,是已知;其他的都是未知,要选择当然选已知的,何必冒险。

亚特兰飞 说...

那美星人的善良、知足,反映出人的邪恶、贪婪。对生命的意义和诠释来说,人类是个极其悲哀的反派,并且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角色。

题外话:
成因为贪,败也是。开始起航的那一刻,人寻找的是一种可以抵消一切航程支出的管道。最后却因为这管道的存在,而酿成贪婪、腐败的悲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