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

雨天杀龙记

金庸的做品我一本也不曾动过,对他作品的认识多是在连续剧看见的。中国拍、香港拍、新加坡拍、我猜台湾应该也有拍过。

故事人物之间的关系往往错中复杂,但是由于出场人物有限(否则观众会看得一头雾水),有些关系永远那么牵强(但是也无不可)。不过如果反过来想,人物之间没有关系的话还写什么故事,大家见面Say Hello,能有什么故事?会有什么事情发生?

我半开玩笑的和友人说,武侠小说就多是写一些心理不平衡的人,出来搞三搞四。武功高强的,炼得太辛苦导致心理不平衡,就去侮辱那些武功低的。武功低的,被人侮辱了,又心有不甘,老想着要把别人做掉。这些人吃饱都不用干活的吗?还是希望以后都不用干了,拿下天下,还干什么活?每人供奉你一粒米,你都吃不完了…或者见阎王去了。

然后总有个心里比较平衡的人挽救江湖危机,而这号人物总亦正亦邪,或者不被世俗的正邪观念所污染,炼成什么真经的,都说真经不怕红炉火,当然是放他进去烤一烤。

人总是得到一些,失去一些。正道的当然失去一些邪门歪道的方便,但是很多例子显示他们之中有人一样没有耐心纠缠而不折手段,说是消灭魔道,消灭后自己反而沦为魔道。

魔道能灭得了,正道也不会存在。正邪可以共存,多一天大家安居乐业多一天,也就不会老看别人不顺眼。地球如果只有一种思想,那应该用那一种人的?或者说,天下无贼,只是有些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已,见识少思想当然处在原始状态了,见识多后依然故我的也有。当兵可以当出乐趣来,贼当然也不例外的。

蒙古人不甘心被汉人欺压,打下汉人江山,入主中原。光彩荣耀,享完了,就要受。拼命维持,时间到了,都要还人。比起现代人,以前的人也算老实了,现在人可以利用经济的运动,可以占领了人家的经济脉络而没有触犯法律的。我说人有了这个、那个之后,都干些什么去?浮现在脑海里的,大概是‘天下’两个字。

倚天剑,屠龙刀,传了几十年,江湖人物是笨蛋吗?居然相信可以用它来号令天下,可能那时每个人脑袋装了晶片,按一按就可以控制了。这就好象对人说有个地方有宝库,但事实上里面藏的是二战时日本人留下的香蕉票一样,难道东西没有时间限制的吗?将在兵从,将亡了兵就散了,谁听你号令?我说有一本书名叫《如何成为百万富翁》,难道看了的人就会成为百万富翁吗?

但是不管故事写些什么,看故事的人永远看得津津乐道。人家说,一将功成万骨枯,如果写的人是‘将’,看的人就是‘骨’了。管他是将是骨,高兴就好。当将当得不开心也没有用,天下永远是不够分的…

4 条评论:

WAHAHA 说...

哈哈,写得好。

我的第一部金庸小说就是《倚天屠龙记》。
是小学六年级毕业旅行时和同学一起在吉隆坡"天后宫"里的一间书店买的。

亚特兰飞 说...

其实是一些观后感,没有刻意形容些什么,写得没有重心。

你很喜欢看书呢,不怕被人说是书呆子吗?(无意得罪)我有时被别人怀疑是书呆子,但是认识我的人都知道,我很少看书的,别人总以为我看很多书。我用自己的理解,去解释发生了的事情,这样我才能分析事情。

大王蛇 说...

我也只看过一部射雕英雄传,一看就不喜欢。层次太高了,我攀不上。可是卫斯理的小说一看就着迷,几乎每一本都看了几遍。应该是每个人有个别喜欢攀爬的山峰吧。

亚特兰飞 说...

不过我中学的中文老师说,看金庸小说的人,作文会写得很好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