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

《须彌芥子》

最近和朋友到茨厂街走走,才留意到那里的进出口放了大牌,上面写着“Petaling Street ”,之前回家时经过也没有留意到。这里永远都那么多游客,神奇,神奇……

进去不远居然有间‘漫画天下’,老实说,我也不是什么狂热漫画迷,从没有留意到应该算是正常的了。里面有卖很多正版光碟,我对正版也不是很有兴趣,看书的热忱也不会太浓。不过最有兴趣的还是卫斯理系列了。而且价格廉宜,反正这类书,看完了也不打算再看了。

《卫斯理》可以说的就是,每本书有个中心思想,这个想法可以很简单,可能只是几句语言就可以说完了。但是倪匡可以把内容按照书本要求的页数,象很有弹性把故事写出来。虽然略嫌麻烦,但是其实不失为打发时间的一种方法。而且不得不佩服他那种牵动人好奇心的写法,总是先卖关子,吊人胃口,让人不看到最后都不给答案(不过可以猜到)。

《须彌芥子》说的是,有个人种,他们和普通人一样完整,有手、有脚有五官……他们同样存于地球,但是人们就从来没有人见过那族人(蓝皮肤的人)。原来蓝人的祖先掌握了微缩技术,他们只要在非常非常小的一个区域里,就可以生活了。哪个区域有多小呢?如题,须彌山可以藏在芥菜的种子里。那里的人,自然小到了我们看不见的程度。

这样的科幻,就以人类目前对科学的认知,根本就不可能解释清楚。我们知道,一切物质由原子组成,要把一样东西缩小,而不改变其物理性质,就必须减少使用的原料。而当减少到一定的程度,也许就不可能再减了,否则其中一些稀有的成分将可能消失。

缩小,也必然降低复杂性,或者可以说将变得更复杂。就好象如果用现在的科技,缩小四十亿位原的闪存,它可能就会变成十亿位原(降低复杂性)。或者说科技进步了,用更少的才料,就可以产生同样的东西(变得更复杂)。

简单的来讲,我们不可能相信象蚂蚁这样程度的结构,可以发展出什么高度文明,可以发展出什么象火箭一样,可以飞出地球的东西。更不要说什么象细菌一样的小人能有什么文明世界了。这就好象,一千年前的人类,大概也不会相信人能创造火箭。也就是说,人善于排除可能性。

原子科学所不能超越的,就是‘基本结构’再复杂的化学反应,都要有一个基本的结构参与,而这个基本的结构,必然有个大小。这个结构的数量一多,就会复杂或倍化起来,产生一些人们平时无法想象到的机能。

而要把须彌山可以藏在菜的种芥子里,除非那座山的原子里,外围的电子不存在,如果外围的电子不存在,原子核必将产生排诉现象。或者说,那个新世界由中子组成。又或着电子和原子核的距离以超乎人类可以理解的距离存在。问题又来了,如果有那样的结构,想必化学性质早已不同。或者说,要微缩一件眼前的实物,所存在的技术层面和困难,就是一千年以后的人也未必能解决的。

或者,我们干脆,假设,原子的结构,其实不是基本结构。而原子其实可以从新朔造,把原子微小型化,而其化学性质保持不变。或许,巨人还真的存在,谁知道呢……


后记:

这章含有科学幻想的成份很高,说的是我未知的东西,看了不要做胡思乱想就好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