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看了一本卫斯里著的书《追龙》。故事最后一页写着类似:“别以为所有的故事都有结局,事实上有太多的故事是没有结局的...”。这不免让人有些不满。 如果他的书本本如是,只怕也没什么人想看了。
人为什么那么想知道结局呢?飞提过:“人生在世,仿佛就像在雾中渡步一样。”{生命(第二篇)}。人在雾中,眼前模糊不清,自然想从别人的故事中得到启示,开拓新视野。
人从一个小的结局,观看世间的种种事物。一生中许许多多的小结局组合起来,就成了一个大的结局。许许多多人的结局组合起来,就成为了人的历史。以人的历史与现今比较,只能知道过去?
为什么有些故事会有‘没有结局的结局’呢?
老子道:“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,搏之不得名曰微。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,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”
{《道德经》(第十四章)}
飞不知道老子想说什么,但觉得好像在说:“你只是在开始的阶段,甚至从来没有开始过,怎么可能会知道结局呢?”
一个人满脑子想法,却从来没有做成什么。看着真相却不知道是真相,听着真相却不知道是真相,怎么努力也触摸不到真相。这种状况是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也叫恍惚。
难道人得不出因果关系,就会精神恍惚?
推荐:
局(迷与悟篇)
“反正我也活不久”
1 个月前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